日期:2015-12-21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贵州德江县教育系统评选首届县管专家
近日,随着各级政府、教育系统、部门、单位关爱留守儿童、留守少年活动纷纷响应后,桶井中学在乡党委的督导下,本着教育职业准则,经过一系列的周全计划,并于7月5日正式启动实施教师下村家访关爱留守少年的活动。
清晨,尽管天空下着雨,给下村家访教师带来诸多不便,但面临一个个留守少年的生活概况这一切仿佛间成了不懈的动力,涌动着每一位教师关爱留守少年的急切心情。经过关爱留守少年启动會议仪式再辗转到下村走访,整个过程无不牵系着等待着需要关爱留守少年的心。
桶井中学处在贵州偏僻地域,绝大多数家庭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,多少家庭原本其乐融融、幸福美满、和和美美的家庭就在刹那间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变成了一种奢望、沉默和等待。
在走访交流之间,我们与留守少年、临时监护人做了亲切交谈,在留守少年身上,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表情就是沉默;最常见的心情就是渴望;最常见心愿就是团聚;最常见的梦想就是关爱……因缺乏关爱,孩子变得孤僻、沉默、怪异,看到这一切令走访的教师感到无奈与辛酸。当走访教师询问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时,走访教师都几乎收到同一个答案,那就是在学校,因为学校有同学相伴。
尽管政府给予了大力地帮助;尽管走访中老师给予了最好的鼓励和心理疏导;尽管家长与孩子之间有联系和通话;尽管家长给予过孩子物质上足够的满足;尽管在学校有同学相伴;尽管家里有年迈的爷爷、奶奶陪同,但这些依然改变不了孩子对父母思念的执着情感。从家访几处留守少年后,我深深地感受到山村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质,而是能与父母天天生活在一起,即便是日子过得艰难。
现在想起,留守儿童、少年,在成长的旅途上,他们并不是真的厌学,不但如此,他们还始终认为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深刻哲理,只是因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和亲如父母、姊妹一样的关怀。我们作为教师很多时候都忽略掉了这个问题,未能至始至终关爱他们的生活、学习和心理,在内心世界里,良心也在不间断地驱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,要多一份关爱学生心理的心。(桶井中学 余兴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