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青岛伟东湖山美地 >> 正文

2亩多哋嘚玉米用扁担挑孒好几天

日期:2015-12-10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“孩子上学要背送,成熟的庄稼靠扁担挑运……”说起颍东区冉庙乡梧樟行政村王寨自然村的这条泥泞道路,村民们禁不住发出叹息声。 冉庙乡相关负责人表示,王寨村修路计划已被纳入2015年“以工代赈”项目。到时,村里的泥巴路将建成水泥路,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。雨天过后,村民出行成难题 昨日上午,冉庙乡的刘先生驾车前往梧樟行政村王小庄办事。由于不熟悉路况,他选择从隔壁王寨村的那条东西主干道通行。来到王寨村村口时,刘先生看到眼前的小路泥泞不堪,车轮也不断打滑,只好调头重新寻找其他路线绕行。 “看到这条路,很多车主都选择原路返回。”王寨村的村民王彪说,阴雨天过后,这条路到处积水,出行成了难题。在现场,颍州晚报记者看到路面上全是稀泥,还有不少水坑,有的泥坑深达30多厘米。 由于骑车行走困难,不少村民在接送孩子时会换上胶鞋,背着孩子走到1公里外的水泥路。家里有汽车的村民,也只能把车停放在村口。收获的庄稼,只能用扁担挑运 除了出行难,成熟的庄稼也不能顺利运回家,也让村民们吃了不少苦头。 村民王兆先是一位七旬老人,家里种了2亩多地的玉米。今年10月初,收获庄稼那几天,天上不断下大雨。“地里的庄稼,全靠老伴用扁担挑运。”王兆先说,他曾患过脑血栓,一直不能干重活。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,农忙季节没有回乡。 当时,路上的泥水很深,玉米不能使用三轮车运载。情急之下,老伴拿起扁担一担担把玉米挑送回来,每次来回要走2里多路。一连干了几天重活,“老伴累得起不了身”。 “最怕下雨天,路面无法运粮。”王兆先说,有些坑洼路面实在无法前行,村民们便相互帮助,将三轮车和玉米一起抬走。还有一些年轻力壮的村民就地打包,把玉米一袋袋扛回家。已纳入“以工代赈”项目 据村民介绍,为了尽快修通村里的道路,他们已多次找到村干部商议修路事宜,但是迟迟不见结果。看到邻村的道路都已修好,大家都很着急。 梧樟行政村负责人宋连跃接受颍州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曾和王寨自然村村民协商,根据一事一议施工方案,由村民自筹应交的一部分资金。但是,部分村民不愿意筹集这笔资金,该工程一直没有着手进行。 “目前,相关材料已经上报。”宋连跃说,王寨村的修路计划已纳入2015年“以工代赈”项目,待上级部门审批结束,财政配套资金到位后,即可招标施工。 这一说法得到冉庙乡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证实。“明年将解决王寨自然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。”冉庙乡政府一曹姓负责人说。颍州晚报记者 梅飞

友情链接:

风雨不测网 | 深圳电信宽带申请 | 乱轮一家亲 | 沈阳标牌制作 | 手机卫士和 | 五道口附近电影院 | 新乡市宾馆